关于金融支持“三农三牧”工作实施意见

    来源:锡林郭勒盟金融办 时间:2016-11-28

     

    各旗县市(区)金融办,人民银行各旗县市支行,锡林郭勒银监分局二连浩特、多伦、西乌监管办事处,各盟级金融机构:

    近年来,我盟高度重视“三农三牧”问题,“三农三牧”的快速健康发展在推动全盟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当前我盟正处于“三农三牧”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及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各金融机构要增强大局意识,把支持农牧业现代化、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作为应尽职责,加大涉农涉牧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补足金融服务短板,实现农村牧区金融普惠式发展,满足农村牧区金融的多样化需求。为切实发挥金融支持和推动“三农三牧”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盟“三农三牧”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现制定如下意见。

    一、加大农村牧区信贷投放

    (一)发挥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优势,加大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支持力度,推进农村牧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到2020年农牧业贷款余额达到250亿元,农牧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

    (二)突出重点,对稳定发展农牧业生产、改善农牧民生活、强化现代农牧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畜产品流通效率以及支持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等方面的信贷需求要优先安排信贷资金,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信贷投入,探索财政资金与政策性、商业性信贷资金以及民间资本等联合投入方式,参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支持力度,提高我盟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农牧民生活质量。支持新型农牧业经营方式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加大对发展我盟绿色生态种养业、农畜产品加工业、草原乡村旅游、民族传统手工业、休闲农牧业、农村牧区电商等特色产业的信贷投入。有效对接特色农牧业基地、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农牧业产业园区以及工业发展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满足农牧户春耕备耕、设施养殖业信贷需求的基础上,立足于促进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和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种养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贯彻落实“减羊增牛”战略,引导各金融机构将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养殖户列为优先支持对象,为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实施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对口开展金融服务

    (三)鼓励涉农金融机构结合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创新贷款模式和拓展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发展农牧户联保贷款、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农牧业机械设备、农畜产品加工抵(质)押循环贷款、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等信贷产品。探索拓展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草场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库存产品、应收账款、股权、牲畜、保单、环境权益等抵(质)押范围。支持人民银行加快推进镶黄旗草牧场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建立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建设完善产权流转服务平台,积极开展试点业务,鼓励其他旗县市(区)探索开展草牧场经营权抵押贷款。银监部门要督促涉农金融机构扎实推进信用村(嘎查)和信用户评定与创建工作,引导相关金融机构逐户建立农牧户经济档案,尽快实现基层常住居民建档率达到100%,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和授信额度,加大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免担保措施)投放力度,推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管理,循环使用信贷模式,努力做到扩面增额,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满足农牧业生产周期实际需求,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开展“银税互动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企业的纳税信用信息,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守信优质涉农涉牧小微企业,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信用贷款业务。支持和引导农村牧区新型合作组织的发展,着力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建立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别是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使合作组织成为扩大农牧民信贷投入的增长点。鼓励开展农牧业机械等方面的金融租赁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专项金融债券用于“三农三牧”贷款。

    二、强化“三农三牧”金融服务的政策引导

    (四)拓展涉农涉牧资金来源,综合运用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调动更多资金投入到农村牧区,进一步提高信贷支持“三农三牧”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充分发挥再贷款在支农支小、扶贫以及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和特色农牧业等领域的惠农功能,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合理流动性需求和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草场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试点的,及时给予支农、扶贫再贷款支持。全盟8个贫困旗县的支农再贷款全部转为扶贫再贷款,利率在正常支农再贷款利率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累计展期次数可达4次,延长贷款实际使用期限。

    (五)鼓励资金回流农村牧区。积极落实人民银行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入方面的激励政策,县域金融机构在当地吸收的存款要原则上全部用于当地发放贷款防止资金外流。对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的70%用于当地贷款考核达标的,存款准备金率按低于同类金融机构正常标准1个百分点执行;对达标且财务健康的县域法人机构视情况在支农、扶贫再贷款分配上给予一定倾斜,利率执行现行再贷款水平。

    (六)加强金融与财税政策的有效配合,继续落实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涉牧贷款增量奖励、农村牧区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牧户贷款税收优惠、绿色信贷项目贴息、农牧林业保险保费补贴、建档立卡贫困户履约保证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费补贴、助农金融服务点终端升级补贴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等管理机制,增强政策精准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国家金融企业涉农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

    三、完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体系

    (七)推动辖内各金融机构向县域、苏木乡镇延伸机构网点,稳定和优化网点布局,严格限制农村牧区现有网点撤并,尽快实现苏木乡镇银行物理网点和保险服务全覆盖,达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的目标,提升农村牧区基础金融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信社和农合行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步伐,壮大地方农村金融机构实力,力争3年完成全盟改制农商行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参与组建村镇银行,扩大村镇银行覆盖面。稳妥规范发展农牧民资金互助组织,探索开展农牧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深化农村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动支付服务进村入户,加快银行卡自助终端和pos机具布设,推广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银行卡助农取款等新业务发展,大幅提高电子业务替代率。巩固“助农金融服务点”覆盖面,提高使用率,在推广使用原有小额取现、转账、查询、缴费等业务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服务范围,打造升级版“助农金融服务点”,逐步实现社保查询、社保缴费、身份验证以及农村牧区远程贷款等功能,真正做到惠农、助农、便农。

    (八)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规模,加大对县域经济信贷投放的同时,支持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单列涉农涉牧信贷计划,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特别是流动资金收回再贷审批权可下放到旗县支行,下沉服务重心。改进服务方式,进一步简化金融服务手续,优化贷款审批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推行通俗易懂的合同文本,规范服务收费,严禁提供金融服务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和额外费用,降低信贷成本,切实做到不脱农、多惠农。鼓励大中型银行根据农村牧区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发展战略,加强对“三农三牧”发展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银行要强化政策性功能定位,加大对农村牧区路网建设、棚户区改造、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建设等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农业银行要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强化旗县级事业部“一级经营”能力,确保涉农贷款投放。鼓励和支持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三农金融服务事业部,继续拓展农村牧区金融业务,强化旗县机构网点功能,增加对农村牧区信贷投入,加快资金回流农村牧区。建设银行要积极开展“银政通”业务,加快旗县市(区)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贷款上报审批工作,加大对我盟农村牧区危房及棚户区改造和民生改善等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鼓励农村牧区中小金融机构探索建立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流程规范、手续严密的“阳光信贷”管理模式,努力实现贷款的制度化、标准化和透明化管理。

    四、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村牧区覆盖面

    (九)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逐步建立多层次、专业化融资担保服务网络。支持空白旗县组建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尽快实现县域全覆盖。农牧业部门要加快组建盟级农牧业担保公司,建立全盟政策性农牧业信贷担保体系,有效解决“三农三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经信部门要积极争取自治区助保金贷款及风险补偿试点,盟、旗两级财政按规定配套资金,统筹开展助保金贷款业务,发挥政府资金的增信作用和放大效应,提升贷款企业授信额度,满足涉农涉牧小微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五、大力发展农村牧区多渠道融资

    (十)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涉牧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鼓励发行公司(企业)债、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绿色债券等债权融资工具。加强企业上市挂牌培育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涉农涉牧企业赴新三板和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推进融资机制创新,支持设立农牧业产业投资基金、绿色发展基金,培育和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农村牧区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六、创新保险业务,拓展农牧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

    (十一) 辖内各保险机构要积极创新保险业务,不断提升保险保障能力。在现有种植业、养殖业和森林保险的基础上,结合我盟农牧业特点,进一步扩大农牧业政策性保险的覆盖范围。加快推动开展肉羊、肉牛保险,争取列入国家、自治区政策性农牧业保险试点范围。积极拓展肉羊天气指数和牧草旱灾指数等草原灾害性保险。争取在我盟开展全区政策性羊肉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化解羊肉市场价格波动对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积极推动保险机构参与养殖业环境污染风险管理,建立农牧业保险理赔与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加快发展农牧民小额人身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农村牧区住房保险、农牧机具保险等普惠保险业务。充分发挥商业保险专业优势,参与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农村牧区大病补充医疗保险,通过商业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机结合,防止农牧民因病致贫、返贫。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的合作,充分发挥保险的融资增信功能,推广“银行+保险+财政+牧户”模式,积极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使涉农涉牧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养殖大户等获得无抵押或担保的银行贷款。切实提高赔付效率,维护农牧民利益,特别是灾后赔付要从快从简、应赔快赔,对已确定的灾害,可在查勘定损结束前按预估损失的一定比例预付部分赔款,帮助贫困农牧户尽早恢复生产。

    七、深入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

    (十二)认真落实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有关政策,组织实施全盟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推进扶贫政策与金融政策高度融合,引导各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政策倾斜、单列扶贫信贷计划、单独研发扶贫金融产品,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对接,积极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扶贫小额信贷、扶贫贴息贷款等,支持贫困地区改善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做好与国家开发银行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对接服务工作,推动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顺利发放,严格贷款用途,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支持贫困地区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贫困旗县政府要积极争取国开行扶贫贷款用于支持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扶贫项目,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农业发展银行可按市场化原则,依法发放过桥贷款,明确支持对象、贷款要素、操作要点以及风险防控措施等内容,为扶贫项目提供过渡性资金支持,有效撬动商业性信贷资金投入。加快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农业银行要以实施精准扶贫为抓手,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对名单内客户建立分批支持的规划,按照管理半径和能力,逐步深化扶持力度,贫中选优,提高扶贫富民实效,确保到2017年累计投放金融扶贫贷款40亿元。中国银行要扎实开展“扶贫贷”业务,拓展金融扶贫覆盖面,加大金融扶贫力度。

    八、优化农村牧区金融生态环境

    (十三)加强地方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各旗县市区党委、政府(管委会)要进一步深化对农村牧区金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金融支持“三农三牧”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建立完善各级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责,落实化解金融风险责任,支持银监部门推动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符合农村牧区实际的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案,有效处置不良资产,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十四)人民银行、银监、农牧业等部门要加大金融政策、金融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农村牧区的宣传和普及,深入实施金融教育“金惠工程”,增强农牧民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引导农牧民理性、谨慎对待民间借贷,合理选择投融资渠道,规范借贷行为,自觉抵制民间高利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畅通金融消费者诉求渠道,妥善处理金融消费纠纷。司法部门要加强对金融债权的司法保护,加大金融案件审理执行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农村牧区金融生态环境。

    (十五)银监部门要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切实防范和化解涉农信贷风险,确保涉农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对支农成绩突出的机构在市场准入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高管履职考核中加大对支农效果的考核,推行和落实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推动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牧区金融服务工作。加强贷款投向监管,从源头上控制涉农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抑制不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

    (十六)支持人民银行开展农村牧区民间融资监测,定期采集民间借贷活动相关数据,做好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及时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充分发挥旗县职能部门、苏木乡镇和嘎查村两委班子职能作用,多级联动,对民间借贷侵犯农牧民合法权益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司法机关要主动介入,帮助农牧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债务纠纷,维护农牧民切身利益。旗县市(区)可探索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开展农牧民民间借贷登记备案服务,引导农村牧区民间借贷市场规范化、制度化,遏制高利息民间借贷行为。

     

     

     

     

    best365体育在线   人民银行锡林郭勒中心支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锡林郭勒监管分局

     
版权所有: best365体育在线       技术支持:锡林郭勒新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479-8816455                            邮箱:xmjrbzhk@126.com